日前,一架完成进境检修的B787-8飞机迎着淅沥的雨帘,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机坪顺利升空,前往目的国。这是厦门机场海关监管的福建省首架采用区外保税维修模式开展进境维修的飞机,从进厂检修到完成申报复出境前后不过半个月。“这是我们公司第一次尝试使用区外保税维修模式维修进境飞机,实在没经验,加上维修工期短,碰到的问题不少,不过在海关的大力支持下都解决了,这让我们对接下来全面铺开整机区外保税维修业务充满信心。”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营运董事官剑文说。
区外保税维修是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企业以“保税维修”方式将存在部件损坏、功能失效、质量缺陷等问题的货物或运输工具等从境外运入境内进行检测、维修后复运出境。相较于“修理物品”监管方式,企业在区外保税维修模式下,无须办理进境维修货物的担保手续,修理完毕的货物复出境申报可以“一票搞定”,维修主件与保税维修用料无须再分开申报,进出口报关手续更为便捷;海关对进出整个流程通过电子账册实施监管,对于整机维修,还可以根据实际维修周期确定账册核销周期,同时区外保税维修货物不受进境修理物品复出境期限规定的限制。
厦门机场海关于2019年启动区外保税维修试点,在厦门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先后已有厦门太古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太古部件维修有限公司等零部件维修企业开展相关业务。试点以来,该业务模式日趋成熟,企业内部以及与退税、收付汇等各相关环节的衔接也更加顺畅,吸引航空维修龙头企业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在经过深入评估之后决定采纳海关建议,将整机维修业务逐步从原有的“修理物品”非保税维修模式过渡到区外保税维修。“对我们整机维修来说,用料太过繁杂,加上内部系统不支持保税维修,总是担心改变通关模式动静太大,会影响生产,对海关提出的开展区外保税维修的建议,就一直犹疑不决。”该公司官董如是说。
为帮助企业最大限度释放资本,更好地助其推进业务发展,促进航空送维修产业保稳提质,厦门机场海关积极协调和帮助企业对内部ERP系统进行了局部改造,促成了此次区外保税维修业务启动的契机。“采用区外保税维修模式开展进境飞机维修,能够让海关的好政策在促进航空维修产业保稳提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仅不需要提供保函这一项,每年就可以为企业节约10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占用,以及办理银行保函的手续费等各项相关费用超100万元;通过电子账册管理,进一步简化了企业的进出口报关手续,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海关的监管效能也得到了提升。”厦门机场海关航维保税科副科长殷冷媛说。在厦门机场海关的支持和指导下,企业设立了厦门关区首份飞机整机维修的保税维修E账册;5月上旬,企业以“飞机(待修复)”为品名顺利申报进口首架保税维修飞机,并根据机场海关的指导将保税仓库航材结转至保税维修账册。考虑到飞机维修行业的特殊性,厦门机场海关在职能指导下,给予企业在账册报核前申报耗料的便利,消除企业采用保税维修业务模式的顾虑。采用区外保税维修模式,可以确保飞机在进境和完成维修后第一时间进场和离场,为企业压缩办理进出境通关手续1-2天,既为航司节约飞机停厂成本、缩短运营停滞周期,又增强企业竞争力、大幅提高维修企业机库的周转使用率,为其稳定和拓展业务提供保障。
为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厦门机场海关根据监管实际和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主动送政策上门,为企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组建航空产业综合监管保障平台,在保税、通关、查验等各业务条线设立企业协调员,通过关企联席会议、问题清单、项目专班等方式,及时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监管解决方案,避免航维企业在跨部门业务上“多头跑”,为航空维修产业保稳提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