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2013-10-17 12:30]文学作品植入广告你能接受吗
电影、电视剧、各式娱乐综艺中的植入广告,观众也许早已经心知肚明。而这种广告植入在文学圈也成了大势所趋,有人认为这是开启了文学新的盈利模式,有其优势,也有人认为这是对文学神圣的侵害。面对一本植入广告的文学作品,是要捍卫文学神圣尊严弃书而去,还是嘴角上扬一笑而过?
小说还没动笔,已有数十万入账
“作家悄悄高兴就行了,不敢跟外界说。”近日,一位作家告诉记者,他已经有多部作品中植入了广告,有时候小说还没动笔,已经有数十万元入账。
他举例说,例如小说人物想喝酒,“来一瓶**酒吧!”这样一句,就很自然地带出了广告;小说人物病了,去哪家医院治疗,也是很自然地就写出了企业的名字,达到宣传效果。他认为,这样写“天衣无缝”,不会给读者带来任何影响,也不会损伤作品的质量。
时下,文学作品中植入广告已经成为很多作家增加收入的方式。几年前,《藏地密码》、《奋斗》等多部畅销作品中都可见植入广告的影子,这些广告有时候为作家带来的收入甚至比出版社的稿酬还要高。
文学植入广告的方式与电影中的植入方法大体上差不多,不过由于图书没有电影的时间限制,因此在许多方面,植入式广告可以做得更加深刻。一般来说,广告植入信息可以体现为小说人物的某个嗜好、对某种品牌的看法、某个日常生活消费习惯等等。
这位作家介绍,这些广告多是企业找上门来的。他认为这是企业家对其名望和作品的认可。虽然觉得这件事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但接受采访后他仍然叮嘱记者不要透露自己的姓名。
文学植入广告,最早可追溯到《人间喜剧》
文学植入广告据说可以追溯到19世纪,巴尔扎克写《人间喜剧》时,因为一位裁缝为他做了许多衣服,却不收钱,为了报答,巴尔扎克把这裁缝的姓名还有店址原封不动写进了《人间喜剧》一书中,诸多社会名流、达官贵人因此都成为这家店的顾客。凡尔纳1873年写《环游地球80天》时,某海运公司登门游说成功,于是凡尔纳让书中主人公“乘坐”了这家公司的轮船。评论家李星将小说中植入广告定性为“作家渎职”,与商家在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是一样的“卑鄙”行为。他认为,文学是对物质、现实的超越,是心灵的、审美的、精神性的东西,它应该引导人的心灵,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尊严,但广告却与文学的本性违背,小说中的广告就像米饭里的苍蝇,格调和文学完全不同,对文学审美的完整性是一种破坏。
“在那个时代是作家处境决定的,巴尔扎克经常寅吃卯粮,用文学来回报裁缝,与现在的金钱交易性质有别。现在的植入广告都是与文学精神相违背的。用文学的面貌、形式去对应现实的物质利益,都是卑下的。”李星说。李星认为文学是纯粹的个人创作,很多作家都有工资,人们期待作家拿出提升人们精神的食粮,而广告作为杂质,必然败坏整部作品。作家认为读者看不出来是掩耳盗铃的想法。“虽然我们处在商业社会,但作家用神圣的文学来谋取经济或者政治利益,都是卑鄙的。”李星坚持不给植入广告留任何情面。
大多数作家是穷困人群,但过于商业化会损害读者
“植入广告”,这个词对一些作家来说还是闻所未闻的新事物,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忠实昨日在记者几番解释下才明白了“植入广告”的意思。
他笑着说:“呀,简直是闻所未闻,我还没听过,也没人找过我。”谈及文学广告,陈忠实说:“我很骄傲的是给我们白鹿原做了个广告,过去没人知道那叫白鹿原,这个富有诗意的古老的名字早就被狄寨塬取代了。但商业性的植入广告我至今没听说过。”
对于植入广告的作家,陈忠实给予了理解。一般作家都很穷,版税往往还没有广告费多,广告费对作家的生活是一种补偿。而且,小说的宣传效果有限,读者未必买账;但过于商业化会损害读者。“现在社会让文学丧失尊严的现象太多了,更不堪的比比皆是,相对而言,这种广告对读者的损害较小。”陈忠实说。
省作协副主席方英文昨日说,因为自己爱抽烟,曾经有烟厂找他欲植入广告,但被他拒绝了。“抽烟本来不是啥好习惯,我自己就想戒。更重要的是,拿了人家钱,就会失去创作自由。作为一个作家,物质生存有了保障之后,就应该保持一点尊严,所以,坚决不能低头。”方英文说。但对一些作家植入广告的行为,方英文表示不会太反感,因为大多数作家还是穷困人群。
文艺评论家肖云儒对这种现象也表示理解,很多作家出书是自己掏钱,因为当今社会对作家的扶持和酬劳不到位,作家只能自寻出路。“这终究是种无奈,西方很多学术性作品都有基金会扶持。对于依然恪守文学神圣的坚守者,应该加大支持,不要逼他们走这条路。”而对读者的伤害,能将植入广告与作品完美结合的,是一种艺术,但需要作家自身有很高的素质,“不要歧视这些作家,他们可能只是最早失败的探索者。文学与商业这两极是否存在探讨空间,如何让市场和利润结合得更好,还需更多探索。”肖云儒说。
“植入”是趋势“嫁接”带来契机
西北大学教授、中国广告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王春泉分析时认为,这是一个很合理的现象,大家不必有太多担心。王春泉说,文学作品植入广告已经成为一个事实,其背景是整个社会传播已进入到一个泛传播时代,人们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对信息处理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植入广告是人们从无意间的软诉求进入有意的软设置。“植入”也成为一种趋势,是个广告发展方向。“现在广告与文学结合已成为必然。我们应该相信市场的力量,因为读者的最终抉择,动因来自于商品的品质,相信读者会从中间做出一个有效的甄别。”
王春泉认为这种混合写作,提供了社会发展的可能性,未必是坏事。应该特别看到“植入”给文学带来的契机,给整个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带来的空间,用理性主义眼光看待这个社会问题。应该说这种结合,是想象资源的嫁接。“不能用禁绝、围堵的方式来看待,要给一些灰色地带一些成长空间,我们看到了植入广告对文学神圣性的影响,也应该看到它会激活资源,例如作家想象力、小说语言的重构,这些传统小说很少涉猎,它将写作带入一个更广泛的领域。”
文学植入广告的审核是一个司法空白地带,如何对植入广告进行监控,目前尚无规定,王春泉呼吁在司法缺位的情况下,批评界和媒体界应担负更多责任,给予更多关注,尤其是批评界。把各领域划分得清清爽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总体来讲,“文学植入广告”会给社会提出一个新的议题。
联系电话:010-56192848 手机:13911345023 QQ号码:2524026688 2524026688
邮箱:2524026688@qq.com 地址:北京市南三环西路88号
版权所有:北京报社广告网,技术支持:1607230235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07810号
Copyright © www.xbtdgs.com 报纸广告媒体库 All rights reseo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