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

报社简介

《法制晚报》的前身是《北京法制报》,由北京青年报社创办。办一张离你最近的报纸是《法制晚报》的办报.....详细>>

新闻资讯

地铁标准 怎么实现是难题

时间:[2013-08-10 12:39]

地铁标准 怎么实现是难题
 
 
 

    本报昨日报道,北京发布了《地铁设计规范》。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规定地铁每平米最多站5人,换乘不超3分钟。这个标准,比国家公布的《地铁设计规范》略有提高,后者规定是每平方米6人,换乘不超3分钟。普遍的看法是,北京的“地标”优于“国标”,属于严格要求自己。

    要求有了,怎么做到就成了难题。北京地铁的拥挤,可以称为绝,10号线、1号线、八通线、13号线、5号线,在上下班高峰时期,不仅车内人挤人,站内排长队,些站点还要经常实行限流措施。每平方米5人是奢侈的,能挤上去就是幸运。

    至于换乘,一些站点可以说是设计失败的标本了。东直门、西直门、望京西、国贸、东单等换乘站点,都是乘客们进行“竞走训练”的场地。走上一趟下来,腿疼脚酸,对于上了年纪,或者工作一天疲惫的上班族来说,经过这些换乘站点都是巨大的磨难。

    比如从顺义进入市区,要经过望京西和东直门(或西直门)两个路途漫长的换乘站,换乘和等候的时间,也许比乘车时间还要长。

    试图把换乘、交通枢纽和商业元素都结合到一起,贪大求全,是这种设计的错误根源。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四面不落好、折磨乘客。市民的不幸福感,很多都来自这些换乘站,而地铁快速便捷的优势,也被这些换乘站消磨殆尽。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部是在2003年颁布地铁“国标”的,而北京的某些地铁换乘站,是在此后建设开通的,可见,之前一些设计者并没有把标准当回事。

    部分站点换乘远超标准,已经是既成事实了,怎么让这些站点符合标准,需要智慧、需要钱,更需要时间。

    新的地铁标准出台,人们可以寄托希望的是,在未来北京的地铁建设中,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来设计、施工与验收,别再给乘客埋下地雷。已有的不符合标准的换乘站点,也应该有计划,能改造的进行改造,不能改造的予以废弃,重开炉灶,另行设计。其实,那些遥远的换乘站,完全可以变成博物馆,让后来的人们转一转,看一看,当一个北京人生活有多么辛苦。

    至于每平方米站多少个人,恐怕不是地铁自己调配车辆就能解决的。造成乘客人数超标,主要因素在地铁之外——居民区集中在郊区,上班区域则集中在市区,迫使人们每天都做候鸟式的迁徙。这样下去,不仅挤车辛苦,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让居民迁回城中显然不可能,唯一有可能做到的是,鼓励一些办公、商业机构来到郊区。在这方面,需要更多的协调,也需要市政府给予重视,牵头来解决问题。

    这次出台的“地标”,显然不可能一夜之间给地铁带来彻底的变化,但至少要让人看到努力与希望